<tr id="ea0no"><s id="ea0no"></s></tr>

<table id="ea0no"></table>

    1. <acronym id="ea0no"><label id="ea0no"></label></acronym>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商縱橫 > 服務三農

      壽光農商銀行以金融“畫筆”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時間:2020-11-30 15:08:00 來源:中國農商行網 作者:袁靖翔

        為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壽光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支農支小、做小做散”的市場定位,將自身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聚焦重點領域、強化金融服務、精準施策發力,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取得實效。截至10月末,該行各項存款余額380.7億元,較年初增長43.4億元,增幅12.9%,資金實力在全省縣域農商銀行領先;各項貸款余額249.4億元,較年初增長39.7億元。其中零售貸款余額152.3億元,較年初增長35億元,零售貸款戶數5.3萬戶,較年初增長7705戶,零售貸款占比61.1%,較年初提升5.1個百分點,零售戶數增長、余額增長均居全省農商銀行系統前列;銀行卡總量達120萬張,較年初增加8萬張,電子銀行客戶31.02萬戶,較年初增加9.77萬戶,客戶覆蓋率由年初的35.9%提升到51.31%,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達96.66%,且呈持續增長趨勢。

        一、扎實開展“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將無形資產轉化為信用資本。2019年4月,該行與市委宣傳部等7部門聯合開展了“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以“鄉風文明”為切入點,將“整村授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該行已建設完成了稻田鎮管村、洛城街道黃家村等73個文明信用樣板村,在全市792個村莊開展了文明信用創評工作,共評選出文明信用戶12.9萬戶,在931個村莊開展了整村授信工作,占全市村莊總數的95%,正式簽約10.2萬戶,較年初增加2.1萬戶,有效簽約覆蓋面達到51%,較年初提升4.6個百分點,全行用信戶數達到5.3萬戶,用信覆蓋面達到17.2%,較年初提升3.7個百分點,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爭創文明信用村,踐行文明新實踐”的良好氛圍。

        通過開展“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挖掘了農村經營性貸款需求,破除了資金需求飽和的魔咒,是壽光農商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探索,更是助力信用體系建設的具體體現,也是為廣大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一是工作中,該行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堅持務實不務虛,把“文明信用”工程各項工作做實做細,真正讓守信農戶的資金需求得到保障,讓信用評級高、信譽好的農戶得到實惠,為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農戶信用意識顯著提高,信用體系建設更加完善。村民紛紛以評上“信用戶”為榮,借助文明信用創評,該行主動大膽“拆圈斷鏈”,讓不良戶履行部分擔保責任后,為其解除擔保責任,越來越多的不良戶主動歸還貸款本息,實現了“要我還貸”到“我要還貸”的根本性轉變。今年以來,該行累計為437余戶不良戶解除擔保圈或擔保責任,清收處置不良貸款2237萬元,幫助其重塑信用,實現了由不良戶到信用戶的轉變,推動鄉風文明、社會信用向好發展。三是在解決村民貸款難、擔保難、貸款慢等問題的同時,通過額度提高、利率優惠、免擔保等信貸杠桿撬動了鄉村德治,讓文明信用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既引領了鄉風文明,又融入于鄉村治理,提升了群眾的文明誠信意識和整體素質,有力地提升了農村文明誠信和經濟發展水平。

        二、搭建產銷服務平臺應用場景,破解跨行交易難題。壽光是聞名全國的蔬菜之鄉。目前,壽光共有蔬菜合作社(農業經紀人)1500余家,種植戶8萬戶,年交易額達150億元,業務潛力巨大,但始終面臨著交易結算不通暢、手續復雜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根據我行業務需求,中國銀聯派出技術團隊,依托“云閃付”APP,定制開發了產銷服務平臺,并于2019年11月上線運行。產銷服務平臺具有風險低、費用低的明顯產品優勢,借助該平臺,蔬菜合作社可獲得線上記賬、交易數據分析、訂單小票打印、農產品發布及溯源等多項增值服務。同時,借助產銷服務POS機,可實現跨行資金歸集、蔬菜銷售資金結算等功能,且跨行資金實時到賬、交易手續費低、交易額度高。種植戶可通過“云閃付”APP查看銷貨記錄、售賣價格、應收賬款、收款信息等信息。該行也有了拓展合作社、綁定大棚種植戶,抓牢蔬菜銷售資金的有效工具,從源頭上實現了蔬菜銷售資金的全面拓展、閉環運行,徹底解決了跨行交易的問題。

        受疫情影響,該行從2020年4月份開始全面推廣產銷服務平臺。借助移動終端,營銷人員將蔬菜合作社作為辦公場所,現場指導業務操作,并為農戶辦理開卡、社?せ、“云閃付”“微信支付寶”綁卡、快捷支付簽約等業務。截至10月末,該行累計拓展產銷服務平臺658戶,綁定農戶2.51萬戶,交易筆數1.41萬筆、金額6.2億元。經測算收購交易資金留存率達到48%。拓展過程中,優先綁定我行社?,借機強化社?I務。該行社?ǹ偭恳堰_46.3萬張,社?ù婵3.98億元,較年初增長2.78億元,成為壽光市最大的社?òl卡行。目前,產銷服務平臺項目已被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列為“一市一品”重點推介項目。

        三、升級“農業投入品”系統,延伸金融服務觸角。為方便壽光轄內5000余家農資店的溯源管理和支付結算,今年8月份,壽光農商銀行聯合中國銀聯山東分公司、壽光市農業農村局簽署三方黨建共建協議,共同對農業農村局“農業投入品”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增加支付結算功能,打造農藥店、農資店、育苗場等消費新場景,實現了農資經營店主備案、農業投入品備案、產品過期風險預警、禁限用農藥備案的全方位、網格化監管。經營者只要將農業投入品進行登記,該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唯一性的條形碼,通過條形碼管理和經營管理系統,產品來源、批發、零售信息將被完整記錄。政府(農業農村局)管理人員只需登錄系統中的追溯管理功能模塊,就可以查詢到該產品的進貨、銷售、購買信息,同時,讓農戶真正用上放心農資,規范農藥農資去向管理,真正做到支付為民,為壽光鄉村振興賦予金融力量。截至目前,轄內1672家農資店資金結算全部通過該行進行,通過同步跟進授信簽約,實現批量獲客、批量營銷和資金閉環管理。

        四、推出“志愿服務貸”“強國積分貸”,讓志愿服務“變現”,讓學習者“有得”。為彰顯公益力量,弘揚志愿服務精神,該行與壽光市文明辦、壽光市實踐辦等部門聯合開展了黨建共建活動,通過陣地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創新推出“志愿服務貸”、“強國積分貸”,為有資金需求的文明實踐志愿者和“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注冊用戶定制專屬金融產品、提供專享金融服務,全方位滿足廣大志愿者干事創業、家庭消費等金融需求,全力支持廣大志愿者發家致富、提升生活質量。一是手續簡單,暢通申貸渠道。“志愿服務貸”和“強國積分貸”改變傳統貸款需要個人信貸記錄、銀行流水、薪資情況等內容,無需提供擔保、抵質押等材料,客戶直接通過我行微信公眾號或客服電話(96633)即可申請。同時,我行對“志愿服務貸”、“強國積分貸”申請人開辟“綠色通道”,綜合運用集中簽約、上門簽約、網點簽約等方式,限時辦結,并優先安排發放信貸資金。二是利率優惠,以等級定利率。我行對“志愿服務貸”和“強國積分貸”實行分層次利率優惠政策,以申請人志愿服務時長或“學習強國”個人積分為依據,對其一定額度內的貸款,按相應標準分等級實行利率優惠。志愿者和“學習強國”平臺用戶憑借志愿服務時長和學習積分及其他簡易審貸條件,就可獲得低利率、放貸快、手續簡便的貸款支持,全方位滿足了適用人群干事創業、家庭消費等金融需求,有效完善文明實踐激勵回饋機制,提升文明實踐活動的參與度和獲得感。三是發揮優勢,積極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目前,壽光有4000多支志愿服務隊伍,20多萬名志愿者、21.8萬名“學習強國”平臺用戶,客戶群體龐大。通過進社區、入企業、跑商戶,利用創新信貸產品,讓志愿服務“變現”,讓有德者“有得”,既是對優秀誠信青年志愿者的激勵,也是對戰“疫”期間默默付出的志愿者的禮遇,鼓勵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五、建立社區“金服專員”,助力全民誠信體系建設。為充分發揮百姓參政團(紅色管家、物業專員)的作用,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區和諧,7月9日,壽光農商銀行黨委聯合壽光市圣城街道黨工委共同舉辦黨建共建簽約暨“金服專員”聘任儀式,通過派駐“金服專員”的形式,與社區工作者聯合開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普惠金融等工作,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創建文明和諧社區文化,助力社區共治共享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全面的金融服務,打通銀行服務社區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創新信貸產品,優先滿足社區居民貸款需求。面向在社區有房產且按期繳納物業費的業主,推出“社區居民備用金貸”,根據物業費年繳納額度的30倍確定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萬元,業主一人簽字即可辦理,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面向在社區有房產且按期繳納物業費的業主,備用金無法滿足資金需求的,推出“社區居民幸福貸”,根據業主房產價值的70%確定授信額度,且業主的資產負債率控制在70%以內,夫妻雙方簽字,用于家庭經營和消費。二是給予貸款利率優惠。新增貸款較掛牌利率優惠100個基點,同時物業費繳納掛鉤信用等級評定結果(評定依據主要有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勤勞致富、家庭和睦、資信良好等),對A、AA、AAA級信用戶分別優惠20個基點、30個基點、50個基點,利率最低執行5%,降低了居民融資成本。三是貸款期限靈活,還款方式多變。根據借款人實際使用情況確定,最長可達5年。同時,根據貸款用途、期限以及借款人實際情況,可采用定期結息到期還本、等額本息、等額本金、分期還款等方式,減輕居民還款壓力。

        此外,為鼓勵營銷人員走出去,該行采取倒逼機制,讓客戶經理“動起來”,對客戶經理實行“四配兩不配”,“四配”就是統一配發水杯、挎包、iPad以及茶水補助,“兩不配”就是不配備辦公室、辦公桌,讓客戶經理主動走出網點,手持iPad進行零售業務營銷拓展工作。截至10月末,該行已與11家熱力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獲取了轄內10萬戶居民信息,完成供暖費繳費2.3萬戶、金額5056萬元。下步,該行將拓展重心轉移至社區物業費收取上,持續提升服務社區、服務鄉村振興力度。

        六、打造“金融營銷小分隊”特種部隊,啟動金融上門服務主引擎。為進一步踐行普惠金融政策,服務鄉村振興,打通金融服務百姓的“最后一公里”,該行創新組建68支金融服務“特種部隊”——“金融營銷小分隊”,該隊伍由客戶經理和內勤人員組成“1+1”移動廳堂小組,隨時攜帶移動終端和便攜式智慧柜員機等移動設備駐村駐點開展外拓營銷。通過開展金融大講堂(金融營銷小分隊)營銷活動的形式,現場開展貸款簽約授信、定向存款挖轉、社?A約、存單掛卡等業務。通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不僅為客戶節省了寶貴時間,增強了客戶的忠誠度,同時也拉近了與村民百姓的距離,在辦理業務過程中,該行工作人員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根據客戶需求,推薦適合的金融產品,將客戶信息詳細記錄在檔,為后續開展營銷工作儲備客源。此外,還通過開展“兩回訪一補簽”工作,對已簽約客戶實行電話回訪或實地走訪,全面了解信貸資金需求,不斷提高簽約授信覆蓋面。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金融大講堂(金融營銷小分隊)營銷68場,現場辦理銀行卡1260張、手機銀行1356戶、存單掛卡1850張等,推動網點轉型從“高柜轉低柜”升級到“廳堂內轉廳堂外”,成為該行移動金融服務的主引擎。

      我要評論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tr id="ea0no"><s id="ea0no"></s></tr>

      <table id="ea0no"></table>

      1. <acronym id="ea0no"><label id="ea0no"></label></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