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ea0no"><s id="ea0no"></s></tr>

<table id="ea0no"></table>

    1. <acronym id="ea0no"><label id="ea0no"></label></acronym>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商縱橫 > 基層風采

      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調查研究

      以漢源農信聯社金融支持漢源縣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例

      時間:2021-09-03 15:11:53 來源:農商行網 作者:康雪嵩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省農業現代化逐步加快,現代農業園區蓬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迸發出新的活力,四川農信在金融支持全省“三農”事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本文按照四川農信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會議要求,以漢源農信聯社金融支持漢源縣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例,分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現狀和金融需求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進一步助力四川農信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一、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基本情況

        “漢源花椒”從唐朝元和年間起被選作皇室貢品直至清朝晚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進貢物品時間最長的記錄。截止2020年末,漢源縣共有花椒種植面積20.4萬畝,鮮花椒年產量達17028.2噸,花椒綜合產值21.56億元。(見圖表1)“漢源花椒”品牌價值從2016年評估的7.04億元,躍升到2020年末的49.65億元。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擦亮“漢源花椒”這塊金字招牌,漢源縣政府從2019年開始推動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通過兩年來的努力,成功被評為“四川省四星級農業園區”。園區目前正進一步完善漢源花椒“九有”體系,推進基地建設標準化、產業鏈條現代化、農業管理數字化、產品品牌國際化,聚力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爭創省級五星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圖表1.漢源縣近五年鮮花椒產量

             二、漢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狀

        截止2020年末,漢源縣共有家庭農場2564個,其中省級32家,市級1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90家,其中國家級9家,省級19家,市級49家,農業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15家。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占比例超過了全縣的三分之二。(見圖表2)

        單位:個

        全縣總量 國家級數量 省級數量 市級數量
      家庭農場 2564 0 32 113
      專業合作社 1090 9 19 49
      農業龍頭企業 19 0 4 15
      合計 3673 9 55 177

      圖表2.漢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及占比情況表

        (一)家庭農場發展現狀。相較于傳統的小規模且分散的農業生產方式,家庭農場的農業生產方式更加符合現代化農業集約生產的特征。目前,漢源縣納入農業農村部家庭農場名錄管理系統的家庭農場有2470家,其中涉及漢源花椒產業的就有近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漢源縣九襄鎮、宜東鎮、清溪鎮等縣域內農業產業發展較好較快的鄉鎮。從 2018 年開始,漢源縣家庭農場數量顯現井噴式的增長趨勢,在農業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但截止目前,漢源縣省市兩級家庭農場占比僅為1.29%和4.57%,由此反映出市級以下中小型散戶依舊是最主要的家庭農場,集約化和產業化程度非常低。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自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實施以來,漢源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主導性的農業合作經營類組織。截止2020年末,漢源縣有9家專業合作被評為國家級專業合作社,全縣合作社蓬勃發展,實現年經營收入39080萬元,實現可分配盈利9461萬元,合作社成員達28900個,占全縣農戶的33.6%,帶動非成員農戶數43196戶,促進全縣7萬余農戶科學產銷、對接市場,與農業現代化實現接軌,有力地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助推漢源縣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ń番F代農業園區內,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24家,其中涉及花椒產業種植與發展的就有306家。

        (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現狀。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經營與改革發展,漢源縣農業龍頭企業已然成為農業產業結構以及農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受“漢源花椒”品牌影響,漢源縣農業龍頭企業中,花椒加工及其調味品生產企業達12家,占據了全縣農業龍頭企業的半壁江山,該12家企業全部位于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以具有央企背景的四川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漢源花椒深加工企業,采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從種植源頭把關,不僅確保了原料的品質,也將企業的發展成果惠及當地農戶,帶動了漢源花椒產業的發展。2020年,漢源縣農業重點龍頭企業營業收入達9.2億元,帶動務工就業890人,銷售帶動縣內及周邊區縣原產地農戶達3.9萬戶。

        三、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需求分析

        此次調研制作了《漢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需求及情況調查問卷》,在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采集了有效問卷樣本144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7家、專業合作社64個、家庭農場73家,結合問卷樣本和實地調研情況,對園區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了一些簡單的金融需求分析。

        (一)經營主體融資額度需求增大;ń樊a業有其季節性強、管護期長、收購期短、總產量高、囤積量大的產業特點,從事花椒種植、收購、烘干、加工、銷售和代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短期融資的額度需求十分旺盛,他們除自身發展花椒種植而外,更多的資金主要用于花椒的代收囤積和產品初加工。從采集的樣本看,有48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的信貸金額需求集中在30-50萬元,有37家需求在50-100萬元之間,樣本總占比分別達到33.33%和25.69%。同時,極少數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經驗豐富的經營主體對信貸融資的需求甚至達到200萬元以上,他們多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花椒加工作坊。此外,農業龍頭企業主要進行花椒油生產、干花椒烘干和衍生品開發制造,其科技化、專業化、規;潭雀,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對融資的需求均超過200萬元以上。

        (二)經營主體融資期限需求多樣化。一是花椒種植和管護期集中在2-6月份,以原材料種植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需的貸款期限相對較長,這類經營主體信貸期限需求為1-3年,采集樣本綜合占比達到38.19%。二是鮮花椒采摘和烘干主要在8月份和9月份,以代收、囤積、烘干、銷售為主的中間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需的融資期限相對較短,主要在1年以內,采集樣本的綜合占比達到40.97%。三是個別成規模的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需要在種植、烘干機具、加工廠房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實現產業發展的提檔升級,逐步向規;、集約化的農業企業改革轉型,他們對融資期限的需求相對較長,一般在5年以上。
      單位:個、%

        采集樣本總數 1年及以下 占比 1-3年(含) 占比 3-5年 占比 5年及以上 占比
      家庭農場 73 30 41.1 26 35.62 13 17.81 3 4.11
      專業合作社 64 29 45.31 27 42.19 7 10.94 1 1.56
      農業龍頭企業 7 0 0 2 28.57 2 28.57 3 42.86
      合計 144 59 40.97 55 38.19 22 15.28 7 4.86

        附表3:漢源縣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期限需求情況

        (三)經營主體融資需求與實際融資供給有較大差距。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歷史浪潮的推動中,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農村經營主體的有效融資需求得到進一步有效滿足,但“融資難”和融資不足問題仍然是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速度的重要原因。在采集的144戶調查問卷中,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的平均已融資額度分別為13萬元和21萬元,但平均實際需求金額分別為36萬元和58萬元。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采集的樣本一定程度反映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未得到有效和充分滿足,供需結構不平衡。

        














      附表4:漢源縣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期限需求情況

        (四)經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鄉村振興大幕開啟和國家政策的有力指引,國有大行紛紛下沉業務中心,力求重回農村市場“分羹獲客”,股份制銀行將農村客戶作為重點營銷對象,把農村市場看作拓展業務的“藍海”,互聯網金融利用科技和數據優勢正逐步打破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傳統模式和格局,農村地區已逐漸成為縣域各金融機構的主戰場,由此帶來的最大變化便是金融服務的更加優質,金融產品的更加豐富,結算渠道的更加完善,經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專業性、便捷性和全面性需求逐步增強,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需求。

        四、漢源農信聯社對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情況

        漢源農信聯社按照省聯社黨委決策部署,堅持全方位支持“三農”事業發展的戰略定力和戰略定位,緊跟形勢變化,順勢而為,因地制宜確立了“帶隊伍、建機制、夯基礎、找增點”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思路,把積極支持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主抓手,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

        (一)構建合理均衡的網點布局和人員配置。一是在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共設置物理網點8個,配備金融服務工作人員61人,全面覆蓋園區內6個鄉鎮近19萬人,實現網點和人員配置與所在區域人口布局、產業布局等經濟社會資源分布相匹配。二是加大精準服務和營銷力度,由聯社公司業務中心專項對接園區內農業龍頭企業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成立綜合金融服務中心專項負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工作,通過“定點覆蓋+流動對接”的金融服務模式,既提升了現代園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又強化了重點客戶營銷服務的精準性和專業性。三是逐步構建“銀行+政務+購物+快遞+代繳”的綜合服務模式,把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園區金融綜合服務示范區的重要支撐點。目前已在園區內成功建設“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22個,“助農取款服務點”42個,2021年上半年交易17160筆,交易金額673.33萬元。四是在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充實62名金融聯絡員,研究制定《漢源農信聯社金融聯絡員管理辦法(暫行)》,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考核,有力發揮金融聯絡員人熟地熟作用。

        (二)全面滿足園區及經營主體有效信貸需求。一是加強與地方黨政職能部門和國有平臺公司合作,對漢源縣園區國資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1300萬元,積極支持漢源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聚焦園區“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經營主體的鮮花椒烘干機具購置和凍庫修建為信貸支持重點,切實有效解決鮮花椒儲存囤積期限短問題,累計向33家經營主體提供720萬元資金用于購置花椒烘干機和凍庫建設,大力支持漢源花椒產業烘干冷鏈物流發展。三是全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累計向園區內464家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和經營個人發放生產經營性貸款33217.36萬元,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引領性作用。四是優先幫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提速,大力營銷對公結算賬戶,制定對應的金融支持方案。目前,漢源縣已登記賦碼的118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已全部完成在漢源農信聯社的開戶工作,開戶率達100%;同時,成功發放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1筆,金額100萬元。五是大力推廣“蜀信e貸”和“農e貸”線上信貸產品,充分利用隨借隨還、急速審批優勢,讓更多園區內經營主體享受到便捷、高效、實惠的信貸服務,有效支持農村消費升級和產業發展。全年新增“農e貸”農戶貸款1129戶,貸款余額凈增7269.46萬元,新增“蜀信e貸”2424戶,貸款余額1.54億元。

        (三)有力夯實金融服務的保障基礎。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建強建優園區內漢源農信聯社基層黨組織,通過合理分析將園區內黨支部調整為2個,黨員人數充實為39人,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加大與村(社區)黨支部的共建合作,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二是選優配強農村金融干部隊伍,按照“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啟動40歲以下中干副職競聘工作,通過層層選拔將14名中干副職配備到園區金融服務的各個條線和網點。三是按照“一園一特、一園一品”的發展思路,加大對園區主導產業漢源花椒的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創新推出“椒香貸”信貸產品,為園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造精準有效地融資條件,有力提升金融產品的保障能力。

        五、漢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融資困境分析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因素。一是自身管理不規范,管理不到位,內控不健全。據調研了解,漢源花椒園區內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松散,規章制度缺失,“只注冊不管理”是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常態。尤其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大部分資金賬戶開而不用,有的甚至并未開立結算賬戶,加大了金融機構對其具體經營情況的有效判斷和分析。二是有效抵質押物不足。除了價值有限的生產機具、生產大棚以及地上經濟作物等生產資料外,最大的資產是房屋和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擁有土地經營權的土地。而目前,漢源縣農村房屋暫時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土地經營權抵押又普遍存在價值高估、變現極難、下家難尋等情況。三是部分農村經營主體嚴重缺乏信用意識和金融知識,信用環境與發展環境不協調。

        (二)漢源農信聯社方面因素。一是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豐富有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還不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在融資額度、期限、范圍、抵押類型等方面均呈現出與傳統小規模家庭種養殖農戶顯著不同的差異,傳統的小額信貸金融產品已不能很好地滿足其融資需求。二是做小做散做精的理念和支持“三農”事業發展的戰略定力還不夠堅定。以涉農貸款投放為例,截止2021年6月末,漢源農信聯社涉農貸款余額較年初凈增18142.19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少凈增6854.81萬元;涉農貸款較年初增速8.42%,較去年同期增速的12.61%減少4.19個百分點,較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各項貸款增速少5.49個百分點。三是對農村經營主體的風險識別與風險控制能力還有待加強,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來控制風險的技術還要進一步完善和發揮作用。

        (三)政府政策方面因素。一是漢源縣現有農業保險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保障作用未發揮到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濟承受能力弱,保險意識淡薄,農業保險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覆蓋面相對較窄,政府對涉農主體的保險宣傳和推廣認識不夠。二是政策性農業擔保公司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觸角延伸不夠深入,對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擔保準入資質要求過高,綜合審核通過率較低。三是政府在涉農主體的信用體系建設與評定等方面發揮的主體作用不夠,信息不對稱、信用評級缺乏有效整合,極大地制約了金融機構獲取信息的質量和數量。特別是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模范、評優中未充分考慮其主體與個人的信用因素。四是風險補償基金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對縣內金融機構的財政金融互動政策未嚴格落實和發揮實效。特別是沒有按農信社的貢獻度匹配好財政性存款資源。

        六、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制度供給,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一是有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綜合用好支農再貸款、再貼現、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和堅守定位6項核心指標考核等監管機構的政策工具,加大對現代農業園區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加大財政金融政策互動,發揮政策支持的協同效應。要積極爭取和不斷完善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共同建立風險補償金補充機制,保持風險補償金在存續年度內的合理規模,及時啟動風險補償金限時補充機制。三是積極爭取和落實新增客戶首貸戶獎補、支農貸款獎補、融資擔保代償風險分擔、直接融資獎補等財政金融互動政策,建立以稅收、涉農貸款投放貢獻度匹配財政性存款資源的分配機制。四是加強與監管機構、政府部門、其他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對涉農項目和經營主體實行建檔登記和動態管理。爭取在現代農業園區推動漢源農信聯社與財政、農業、招商、旅游、科技、文化等各項政策協調聯動,發揮好政策與金融合力。

        (二)聚力重點對象,加大信貸資源傾斜力度。一是積極滿足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金融需求,切實加強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貸款支持,合理安排授信期限和還款方式,加大對現代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裝備購置、烘干冷鏈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等的信貸融資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支持省、市、縣級示范家庭農場和示范專業合作社對漢源花椒、水果、蒜薹、黃牛等特色農業產業的種養管理、產品加工、農旅融合、電商發展等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三是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對產業技術創新領域的信貸投入力度,切實滿足農產品良種繁育推廣、現代化種植栽培、高端裝備制造、智慧產品技術研發推廣等重點領域的合理融資需求。四是探索推廣“專合社+農業產業園+農戶”、“龍頭企業+專合社+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模式,通過訂單農業、供應鏈融資等多種模式,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造融資條件。

        (三)點燃創新引擎,提升融資需求可獲得性。一是積極開展農村產權融資服務改革創新,按省聯社出臺的管理辦法大力推廣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探索開展動產質押、知識產權質押、倉單、保單、庫存材料質押籌創新型貸款業務。二是推動農業龍頭核心企業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經營主體加入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大力推廣線上全流程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提高業務辦理效率。三是加強與保險公司、農業產業信貸擔保公司和入圍專業擔保公司的合作,創新“銀行+保險”“銀行+擔保”產品,進一步簡化擔保審批手續,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大力提升經營主體的信貸融資可獲得性。四是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金融技術,主動融入金融科技工程,大力創新和推廣純信用、無抵押的互聯網智能貸款,不斷豐富線上信貸產品,增強經營主體的可獲得性和可持續性。

        (四)織密服務網絡,完善金融服務基礎建設。一是持續在“綜合”二字上下功夫,結合社保審批、農村電商、產權流轉、信息咨詢等公共服務,融合打造高質量、出實效的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有效拓寬營銷渠道、延伸金融服務,有力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覆蓋。二是大力推廣運用以“惠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方式和以“惠生活”為代表的農產品銷售電商平臺,實現基礎支付服務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三是堅持“自愿申請、逐級審核、群眾監督、動態管理”原則,加大目標考核力度,把人熟地熟的優秀村(社區)兩委干部發展成為農信金融聯絡員。

        (五)加強征信建設,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一是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電子信用檔案建設,完善信用評價與共享機制,強化評定、評價結果運用。二是推薦信用較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金融守信“紅名單”企業評選,積極爭取政府扶持政策和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向“紅名單”經營主體傾斜。三是強化與法院、農業、工商、稅務、人行等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推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并實施跨部門多層級失信聯合懲戒。四是持續開展“送征信知識下鄉”活動,提升經營主體信用意識,引導經營主體守法誠信經營,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我要評論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tr id="ea0no"><s id="ea0no"></s></tr>

      <table id="ea0no"></table>

      1. <acronym id="ea0no"><label id="ea0no"></label></acronym>